善與惡 四孝 陳楠
“善”與“惡”是相對的。比如你說你善多了,惡自然而然就少了。惡多了,善自然而然就少了。不過,一定要記得:“存心公為善,存心私為惡。”意思是說:“你是幫別人做好事,問題是別人有好處了,而你卻沒有好處,那就是存心公為善。如果你做了一件事,就只對自己有好處。那就是存心私為惡。”
《三字經》曾說到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意思就是:“人在小時候,是最純潔的。因為他們什麽都不知道。”當然,有些聖人老了以後也是很純潔的,比如南爺爺,老了以後還像小孩一樣開朗,我想,這應該就是所謂的“返老還童”吧。
我們家在2008年的時候有一個善有善報的例子:“2008年汶川5·12大地震的時候,我們一家人都在擔心一件事,什麽事呢?就是老爸去參加救災的事情。本來可以不去的,在家裡悠閒的過過日子多好,何必要去呢?可是不管怎麼說,老爸都已經去了,沒辦法,就只能等老爸的消息了。一天、兩天……老爸終於回來了,而且還是毫髮無損的,不過就是車子已經快要壞了……”不過,你應該想問我,善有善報在哪裡?重點就在這裡,因為,上天教會了我們怎麼正確的使用錢,因為,有錢和沒錢都是一樣的,因為都能快樂。